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孙冰洁)“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是旧时京城小康人家生活的生动写照,也寄托着现代人对北京胡同惬意生活的想象。而现实中很长时间内,四合院五方杂处,胡同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如何在老胡同过上现代化的新生活?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的一系列“旧城活化”举措,让这种想象成为现实。
3月26日,游客在前门三里河一带赏春、拍照。(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仲春三月,蜿蜒曲折的三里河穿巷而过,沿岸的柳树抽出了嫩芽,在日渐和暖的春风中给周围带来一片绿意。
前门“三里河”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正统年间。据明《河渠志》记载,公元1437年,作为南城泄洪渠的三里河水系就出现了。居民沿河而居,戏楼、会馆聚集于此,颇具江南水乡韵致。但到了清末,新的泄洪通道形成,随着人口增加,三里河逐渐被填平直至消失。
2017年4月,经过为期8个月的整治,新“三里河”重见天日。这条全长约900米的河流依据历史的河道位置和走向进行还原,将胡同街区、四合院建筑与自然环境渗透融合,充分展现胡同、院落与三里河“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
“比如几个湖心岛中间保留了原本居民院里的香椿树,已有上百年历史。河边散落放置的石磨盘也都是修河时从地下挖出来的。拆下来的老砖、门墩、木材、石料,只要有用全部保留下来。连游客脚下踩的石板,都是用老旧石料铺成的。”负责该项目的北京天街集团副总经理段金梅告诉记者。
改造修缮后的草厂胡同一景。(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拂堤杨柳醉春烟。沿河而居的老胡同人陈凤英在早春温暖的阳光中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每天上午,她都要和胡同里的老街坊相约去离家不远的小广场上打乒乓球,打完球再练练太极,只要她愿意,总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娱乐活动。
出生在草厂胡同,又嫁到了离草厂胡同只有几百米的大江胡同,陈凤英一辈子的生活半径没有离开过前门。眼见着前门几十年来发生的种种变化,人到晚年,她终于盼来了梦想实现的一天:不搬离胡同,就能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生活。
“你们是没见过,最早前门胡同里都是黄泥路,一下雨啊,溅一身,我们去上学的路上鞋底都不像样了。”陈凤英的幼时记忆里,前门胡同窄而逼仄,仅有的娱乐活动就是在胡同里踢毽子、捉迷藏……
陈凤英家所处的前门东区,总占地面积58.6公顷,46条胡同贯穿其中。曾经商贾大户云集、梨园名角荟萃、各地会馆众多,是一片京味儿浓郁的老街区。然而,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增多,四合院逐渐变成了大杂院,前门东区作为老城区的代表,民生问题尤为突出。
2014年,对草厂胡同的保护修缮正式启动。在这一轮改造中,杜绝大拆大建,留住原住民,引入年轻人成为参与方的共识。经过腾退改善,胡同增加了多项便民服务:主食厨房、菜站、理发店……原先乱停乱放的机动车、电动三轮车集中存放在胡同外新建的停车场;为方便老年人、残疾人回家,物业公司配备了电瓶车,随时免费接送居民。
草厂胡同内的“小院议事厅”,胡同内的居民可在此提出关于胡同改造、日常维护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民主决策。(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2016年,东城区政府启动为平房居民配套全电厨房建设工程,涉及1000多户居民家庭,让胡同居民彻底告别了燃气灶、煤炉子,用上了没有明火、没有高温,更干净、更安全的全电厨房。
曾经一同长大的伙伴们在成年后纷纷搬离了胡同,住进了商品房。家中子女众多的陈凤英,曾经觉得住在胡同中是不得已的选择,而如今她只觉得幸福与满足。“一切都挺好。”
胡同变宽敞了,更重要的是胡同的生活也更便利了。从陈凤英家出来走几十米就是一家馒头店,再走几步是理发店和小菜场。抬头望去,已经看不到一根架空天线;脚下踩的是保留下来的老砖石;空调室外机的保护罩,也与墙面颜色统一;木制灯杆代替了原来的铁制灯杆;几条胡同的高空处搭着葡萄藤架;院落门口根据各家需要定制化制作的坡道和台阶;以往最被诟病的胡同厕所也进行了彻底的厕所革命,安装了新风系统、消毒灭蚊蝇设施、洗手池、污水池、隔断等,并采用电加热地板采暖,让居民冬天上厕所也不再受罪。
“我现在就想多锻炼锻炼,身体好比什么都好。”说着说着,陈凤英忍不住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