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人工智能真的能实现吗?在我们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吗?当前发展的那么热门的机器学习(包括深度学习)是到底研究到什么进度了?例如被吹上天的无人驾驶,它们真的现在是在收取智商税吗?
无人驾驶
影响人们对人工智能不太可能实现的主要因素,大概率是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 从人体构造上讲,现代医学对大脑的研究已经到原子级别,但仍然搞不清楚生物的神经网络的一个运转原理,以市面上的智能扫地机器人为例,和“撕家”的哈士奇一比恐怕都要被秀智商。
2. 人的心理应该是人工智能最难模拟的一个方向吧,都说“女人心海底针”,在这上面男人都很难次次都摸准套路,机器目前连情感还分不清楚,哪儿会理解这些?
3. 引人注目的AlphaGo与李世石的人机围棋大战以李世石的失败而结束,比赛结果确实说明了人工智能在算法领域的强大,但我们真正冷静下来仔细分析,阿尔法狗实际上包含千万实盘演示的一个集合,通俗来讲,阿尔法狗下棋的每一步,背后都是大数据分析所驱动的,实质上李世石面对的是一个拥有高速计算能力且可以瞬间计算之后的无数种可能概率的一个计算器。
4. 人类对人工智能前景的担忧。
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
但是,技术总是在短期内被高估,但是在长期又被低估,现代人类的成就在未来可能微不足道。我们在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时,人工智能被无限高估。
就目前我们市面上常见的最接近人工智能的项目应该属于智能语音助手了,可真正做过这个项目的人都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的实现还远未到人类期盼的场景。但科学的进步不就是这样吗?在质疑声中前进,在困难中博发。
其实目前的一些人工智能产品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中,例如,自动驾驶现在已经可以在一些高速路段脱离司机,人脸识别也广泛的用于安检,APP的本人核查,语音识别也应用于移动端设备,人工智能只要进步一点,就能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不能说不是完全体的人工智能就不叫人工智能。这一点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最后给大家科普一下:
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的区别
总体来讲,当前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大多可划分为四类,即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思考”和“理性地行动”。这里“行动”应广义地理解为采取行动,或制定行动的决策,而不是肢体动作。
强人工智能
顾名思义,就是强于人类或者和人类自身能力基本相同的的智能机器。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有可能”创造出“真正的”能自主推理并“解决”问题的智能工具,并且这样的机器具有自我认知,意识和知觉。这种人工智能还有可能被定义为以下两类:
1. 人类创造的人工智能机器,即生物仿真人类,具有像人类一样思考方式,能力,意识,思维的智能机器。
2. 可能是人类创造/也可能是智能机器自我创造的,具有和人类完全不一样的思考方式,能力,意识,思维的智能机器。
弱人工智能
即智能机器再智能也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智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拥有智能,更不会有自主意识,无法真正的“自主”解决和推理问题。弱人工智能是相较于强人工智能而言的,因为之前人工智能的研究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情况,直到类神经网络的出现并加以模拟后,才开始大幅向前。
标签: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