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们,在赛道最近处看电视
F1一千站,今天在上海盛大揭幕。周四上午,国际汽联安全总监验收赛道,这是16年来的例行公事,但今年上海国际赛车场经营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工程技术的孙总监有点小紧张——F1赛事安全总监查理·怀汀在墨尔本揭幕战前突然倒在工作岗位上,过去他们合作得很好,新来的安全总监会提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孙总监心里没底,但他又底气十足——他和他的团队已经为F1封闭赛道准备了3周,“F1有一个手册,电子版,几百页,有要求、有图纸。我的团队,从2006年开始就做赛道保障,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内容都很清楚。”
上海国际赛车场,每年有超过300天会举办各种活动。F1准备期,就只有3周。要做什么?检查排水沟,每一只窨井盖打开检查,不仅看盖板还看里面的结构,确保万无一失——这也是最费事费力的一项检查。
整理草皮——天然草皮要割,人工草皮要修整。坏的铲掉,换新的贴上去,每年的修整面积大约1000平方米,几乎覆盖赛道每一个弯角。“每三四年,我们就会把这些人工草皮全换一遍。”
然后是缓冲区铺的砾石,要用专门的机械、专门的人员来平整疏松,不然会板结,起不到缓冲作用——赛车会撞上轮胎墙。还有就是清理杂草、检修安全护栏、轮胎墙等事项。虽然每次比赛之后,赛道都会及时修护,但在比赛之前,孙总监的团队都会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整修。
2002年上海国际赛车场筹建,孙总监当时的岗位在“总工程师室”,天天跟设计、施工方一起现场办公,“当时我还年轻,才30多岁,现在都50多啦。”
孙总监说,赛道工程最大的难点就是软土地基上建赛道,要避免不均匀沉降。F1赛道对平整度的要求非常高,赛车地盘低、速度快,不能有颠簸,标准比高速公路还要高一个等级。“赛道用特制的直尺量,卡尺塞进去,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
“赛道很多地方是打桩的,特别是在1、2、3号弯。这就像豆腐里插筷子。打桩后上面再做赛道就会减少将来的沉降。我们还采取了一种办法,即赛道下面用EPS塑料填,这也是为了减少堆土的重量。”
即便如此,2004年建成至今,赛道还是有过两次修整——赛道是个闭环,外面的人、车要进入内场,必须走隧道。隧道是空心的,沉降较小,周边相对沉降大一点,隧道上面的赛道周边就会产生“桥头跳车”现象,虽然设计、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但长年累月,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发生轻微的不均匀沉降。所以,2011年、2017年分别对两条车行隧道和一条人行隧道上方的赛道进行了修整。
孙总监说,作为赛场的建设方,他一开始对F1也不了解。第一次印象深刻的大场面,是2004年4月英国安德鲁王子参观建设中的赛道,国内外媒体来了好多。“啊哟,F1这么吸引人啊!”孙总监说,看到这么多记者蜂拥而至,他才知道F1不同凡响。
然后就是2004年9月26日,F1中国大奖赛元年,“上赛场”正式开门迎客。“我记得那一天,秋高气爽,气温还蛮高的,天很蓝,一票难求。”孙总监说,当天他的岗位是主看台旁的L看台,一个临时看台,负责外围和监管看台情况。2006年开始,他专管赛事的生命线——赛道以及赛道抢险。也是2006年开始,孙总监再也没在看台上看过F1比赛——在赛道旁的卡丁车场临时指挥室,他和手下30多位骨干,通过闭路电视全面了解赛道上发生的每一个细节,随时待命。同时通过对讲机,指挥协调赛场内外众多的工程保障力量。
目前,上海国际赛车场不仅有4月的F1、11月的WEC以及十几场国内赛事,还有很多商业活动、试车,一年只有冬季空闲一些。但对于赛场来说,冬歇期的10周是维修的黄金时间。作为“久事赛事”的员工,久事赛事旗下网球、马术等赛事的搭建和工程保障,也需要孙总监和他团队负责。如此,十一、五一不用说,双休日都很难得以休息。“比赛一般都在周末,调休加年假,加起来要一个多月,忙的话两个月都不止。但是每年的年假都用不完,不光是我,很多同事也是这样。”
孙总监说,这几年到日本看樱花很热门,但他和同事恐怕要到退休才能去了。“2013年我建议团队自己种樱花。因为是同济毕业的,同济有樱花大道,我有点这个情结。在赛场也建一条樱花大道,可以弥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