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华 摄
4月1日,惠阳区“两会”正式开始,惠阳区政府工作报告出炉。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44 .14亿元,同比增长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9万元,增长4 .1%。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今年,惠阳区政府将在乡村振兴、城市建设、轨道交通、教育卫生等方面全面发力。
2018年
坚持制造业立区
惠阳区政府坚持制造业立区,盘活土地120多万平方米保障重点项目需求,全区新增用地指标的86%用于工业项目。新引进优质项目157宗,投资总额316亿元。此外,该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区R & D经 费 支 出 占G D P比 重 达2.31%。
在交通方面,惠州机场通航城市增至27个,年旅客吞吐量达188万人次。县道202线良井至白花段改造基本完成,对接深圳的白云大道改扩建工程动工建设,东华大道等4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220千伏LN G送电线路、110千伏麻溪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
乡村振兴项目全市领先
惠阳区是惠州市三县四区中最先推进乡村振兴项目的。该区乡村振兴市场化模式获评市“十佳改革案例”,全区开工建设乡村振兴项目30个,秋长木公幌试点项目建成营业,良井霞角村入选广东改革开放示范百村。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 .3万亩。惠阳蔬菜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省名牌农产品3个。
同时,该区完成村道硬化、乡道拓宽和县乡道“畅返不畅”路面修补140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密度位居全国前列,顺利通过“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区)复评考核。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以“优秀”等级顺利通过省绩效评估。全域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基本完成。建成建筑垃圾受纳场5个。打造生活垃圾治理示范村12个,获评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区。
2019年
1推进空港经济区建设
根据该区政府工作报告,该区实施“双带双十”战略,研究制订扶持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连片土地整理力度,全力打造一批产业平台和产业集群。编制《中韩(惠州)产业园惠阳空港片区产业规划(2019-2030年)》,推进惠州(惠阳)空港经济区建设。
谋划好秋长白石洞片区和花果金融科技城建设,加快推进三和象岭片区、新圩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新圩金融科技城等产业平台建设,支持鼓励伯恩光学、联想电子、胜宏科技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助力惠州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4K电视试点建设范围,积极推进5G应用,着力构建“1+3+N”现代产业体系。
2重点项目确保年度投资94 .77亿
同时,实施区领导挂点项目全权全责和牵头部门约请制度,实现一宗重点项目一个领导全权负责、一个部门统筹推进。大力推进全区69宗重点项目建设,盘活70万平方米用地保障重点项目需求,确保完成年度投资94.77亿元。鼓励建设工业大厦,出台工业厂房分割登记实施细则。突出抓好工业项目落地投产,促进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另外,落实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等惠企政策,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方面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建成股权投资基金2只,多渠道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推动跨界河流水质达标
同时,该区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化与香港、深圳等中心城市的互动合作,主动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新格局。探索“深圳研发设计、惠阳孵化制造”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大跨区联合执法和整治力度,推动丁山河、黄沙河、屯梓河等跨界河流水质达标。加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对接合作,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4启动深莞惠红色干线等建设
在交通方面,该区将配合推进惠州千万级新干线机场改扩建、广汕客专惠阳段、河惠莞高速平潭段、深汕高速改扩建和惠阳西互通等省市重大交通项目。
启动深莞惠红色干线(G 228线)、惠州机场疏港快线一期项目(S357线)和将军东路项目建设工作,加快建设白云大道等7条对接深圳主干道,着力打通区域交通大动脉。
推动叶挺大道、人民路升级改造,推进云新大道、三和医院西侧规划路等城区连接路和金惠大道、眉月路等重点片区市政路建设,力争年底前建成通车14条,着力打通城区交通微循环。
5新增公办中学学位5400个
随着惠阳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在惠阳购房,学位成为当地政府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对此,惠阳区政府将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建设。
加快叶挺中学高中部及其他居住小区配建学校建设,完善惠阳一中实验学校、惠阳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崇雅中学实验学校改制后续工作,建成区第二中学等公办学校,新增公办学位5400个,其中高中学位1800个。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入学”。
推进镇街中心幼儿园和居住小区公办幼儿园建设,打造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体系。继续抓好特色学校、特色课堂建设,提高中小学生吉他教育普及率和游泳达标率。
6打造120急救智慧体系
支持市第六人民医院和三和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完成区妇幼保健院一期主体工程建设。
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启动秋长、三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和沙田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加快新圩中心卫生院约场门诊部综合楼和永湖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综合楼建设。建立航空医学紧急救援机制,打造120急救智慧体系。全面提升中医药诊疗服务能力,培植特色专科。探索建设长者托管机构。
7建设“归善书房”3间
另外,该区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启动区博物馆、区美术馆建设和区图书馆改造工程,建设“归善书房”3间,建成邓承修故居、邓仲元旧居主题文化馆,完成叶亚来故居陈列布展。着力打造中国吉他小镇、雕塑艺术小镇,统筹开发利用“淡水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惠阳”。巩固提升百姓欢乐舞台、吉他荔枝嘉年华等文化惠民活动。 采写:南都记者 陈海燕
数据
2018年
2018年,全区地区生 产 总 值 实 现5 4 4 .1 4亿元,同比增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