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比昨天过得更好》
金性希 著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年2月
人生只有一次
人生是由各种瞬间堆砌而成的。回想过去的岁月,除了几件大事,其他的细节可能早已模糊不清。但我们的人生却不是由大事构成的,而是由无数个琐碎的瞬间汇聚而成。在漫长的一生中,我们会做很多错误的选择,但是这小小的失误也可能引起蝴蝶效应,有时引领我们的生活之舟进入平静的幸福湖泊,有时将我们的生活之舟推入悲伤逆流的江河,令人悔恨终生。
詹姆斯·马丁是牛津大学建校九百年来,对学校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未来学家,也是一位高产作家,他留下了包括《21世纪的意义》《未来学讲义》在内的一百零四部作品。他于1978年出版了《线型社会》,还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奖的提名。在20世纪70年代,他就准确地预言出未来的社会将是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主的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他也曾推断出会发生9·11恐怖袭击。
他的人生犹如好莱坞电影明星一般光彩耀人、令人艳羡。詹姆斯·马丁博学广识,他亲自拍摄的纪录片由著名的好莱坞演员客串解说。牛津大学借用他的名字,创立了专研通涉、融合、未来学等领域的马丁学院,该学院至今仍在为学术界贡献着累累的研究成果。
虽说久负盛名、人生阅历丰富,但詹姆斯·马丁为人温厚、亲切热情且谦逊有礼。他常常把自己的新书和新纪录片发给我,邀请我鉴赏评价。对于“牛津之声”的工作,他也给予了我很多协助。有一次,他欣然将自己的书交给我们做节目,在认真看过我们录制好的节目后,给出了“Great Work!(干得真棒!)”的赞扬,让我们欢欣的同时备受鼓舞。
2013年3月,我又一次收到了詹姆斯·马丁的邮件。当时,我在中国。
“回牛津之前,你能抽空来一下纽约吗?”他很体贴,担心给别人造成困扰,所以他一般不会说这样的话,我也曾想过他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事找我,但是最终我还是没有去纽约。
我并不是不想见他,而是我的日程全部排满了,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不,或许这也是我为自己找的借口。实际上,那段时间为了赶日程,我总是在全世界飞来飞去,已经身心俱疲了。关于马丁,我觉得以后总会有时间见的,不必急于这一时,所以我拒绝了他提出的邀请。回到牛津大学之后,各种杂事缠身,我将与他见面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三个月过去了。
有一天,同事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说詹姆斯·马丁博士在游泳时死于心脏麻痹。听到这个消息,我一时之间无法控制夺眶而出的泪水,在座位上放声大哭。当初他邀请我去美国,我却没有去,如今我的自责、我的悔恨已经将我吞噬了。我本可以跟他一起讨论项目,将最后那无悔的瞬间定格,可是我的懒惰毁了一切。 (68)
责编/徐征美编/赵鸣校对/冬平